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动态>>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科研论讨班活动十四:关于地方高校转向“应用型”的讨论

   2016109日下午,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研讨论班开展活动,何军新、张荣禄、王钢、周翠娇、莫晓斌、文大山等参加了讨论会。此次科讨班讨论会围绕地方高校转向“应用型”发展的问题展开,大家踊跃发言,澄清了若干模糊认识问题。

 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引导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员工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在发达国家的高校体系中,应用型高校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测算,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2200万人至3300万人。专家普遍认为,能够培养市场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必然会受到员工的青睐。

 高校自身要摆脱认识误区,“加强应用型”建设与学校办学层次高低无关,而是高校分类发展的一种路径。

  转型之盼,不仅在教育本身。实践证明,研究型人才比应用型人才“高一个档次”,在人事招聘、论文考核、课题分配、职称评定中,应用型人才跟研究型人才在同一个序列里竞争非常吃亏,这种状况应该尽快改变。

 高校搞应用型建设并不是“降格”, 是强调“实践性”的教育类别,而非教育层次,更没有高低和贵贱之分,只是分类定位不同。只有在应用型建设的大潮中先发制人,才能占据今后发展的主动和优势。

 面对这波浪潮,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唯有迎难而上,直面挑战,抓住机遇,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自身,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思考、学习、行动起来,找准自己的定位,艰苦探索,持续奋斗,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服务。

(撰写莫晓斌   审稿:何军新)